必威:王源:人工智能和类脑芯片【北阁论衡33】
作者:betway必威发布时间:2025-03-10
北阁论衡·第33讲
王源
人工智能和类脑芯片
2019年4月11日晚上,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举办第33次“北阁论衡”系列讲座。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副主任、微电子器件与电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源以“人工智能和类脑芯片”为题做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归泳涛主持。
王源教授以2016年AlphaGo对世界围棋冠军的胜利引入话题,提出2016年是人工智能的爆发元年,由1997年DeepBlue与2016年AlphaGo的对比,提出“人工智能是否源于计算能力的提升”这一问题。

接下来,王源教授对“智能”和“人工智能”做了定义解释,介绍了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以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潮起潮落,以及符号主义、连接主义、行为主义三大人工智能流派。结合当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实例,王源教授分析了四大人工智能的应用方向——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机器学习及其难点所在,尤其详细分析了机器学习这一方向,指出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和半监督学习三类机器学习,而当前的机器学习仍然以监督学习为主必威。王源教授指出,2018年图灵奖获得者即为“深度学习三巨头”,他们的获奖也印证着人工智能的爆发,而人工智能的爆发得益于大数据的出现和计算能力的提升。
王源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对于硬件(IC芯片)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计算能力的加速,(2)算法能力的加速,(3)数据存储能力的加速,指出目前针对以上三大挑战的一些应对方式,包括由CPU向GPU的发展、NPU专用型电路的出现等。此外,王源教授总结,实现强人工智能主要面临以下三大难题:(1)功耗问题,(2)数据搬运问题,(3)实现在线自主学习,终极难题则是意识的出现。
王源教授在最后总结对比了国际上各国在人工智能和类脑芯片方面的发展计划,包括美国奥巴马政府的“Brain”计划、欧盟的“人类大脑计划”等,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芯片层面并不落后于国际水平太多,较为落后的在于集成电路的加工方面,各国目前也都在不断探索,但尚未找到确切的、正确的发展道路。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王源教授与在场师生就中国集成电路加工技术的发展与难点、存取能力的提高与瓶颈、量子大脑理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供稿 | 李嘉钰
排版、编辑 | 李方琦
摄影 | 郑培杰
扫码关注
时政问题 | 国际战略 | 热点研究